在互联网的江湖里,无论新老玩家,都有一个梦,就是打造一个社交帝国。而社交,也是死亡率较高的比武台,强者一统江湖。
“麻烦你,鱼丸粗面”是电影《麦兜故事》里的经典台词,近日,一款陌生人社交小程序也以“鱼丸粗面”命名悄然上线,其匹配交互机制类似探探。即双方相互“喜欢”后,方能匹配成功。
根据官方信息展示,鱼丸粗面所属公司为“上海包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另一款社交产品,叫做Same,通过用户的共同兴趣建立社交连接。
2013年,Same上线,一年后获得2000万美金融资。之后Same也不断尝试变现,如通过8.8元秒杀去教育用户使用零钱功能、培养付费习惯,又如推出的天天抓娃娃,尝试线上付费远程玩儿抓娃娃机等。
这次基于微信的流量池,上线社交小程序,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用探探的匹配机制做“慢”社交
鱼丸粗面小程序和探探的陌生人匹配机制类似:只有双方相互“喜欢”才能匹配成功并交流。与探探主阵地在App上不同,鱼丸粗面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阵地。此外,双方产品设计逻辑也具备一定的差异:
1、注册逻辑:鱼丸粗面更注重用户沟通介质真实性
使用鱼丸粗面注册,除了必须完善个人资料包括上传个人“照片”、填写“昵称和年龄”、“性别和去向”等信息之外,还有一个必填选项,就是填写“微信号”。
填写微信后会引导添加客服微信,对方添加成功后便通过审核。用户填写微信号的作用有三点:
其一,保证平台用户源的真实性;
其二,匹配成功后,便于用户交换双方微信号;
其三,为鱼丸粗面平台增加可永久触达用户的渠道。
2、匹配逻辑:更注重“慢”社交
在匹配方式上,鱼丸粗面交互方式和探探“左滑不喜欢,右滑喜欢”不同,其筛选切换用户界面的呈现方式为上下滑动。如果感兴趣,则点击喜欢按钮,这里和探探的区别有两点:
1) 点击“喜欢”后,探探自动切换至下一个用户匹配界面,而鱼丸粗面小程序则依旧停留在同一个用户界面;
2) 探探用户可向左滑动选择“不喜欢”,而鱼丸粗面用“匿名提问”代替“不喜欢”功能;
可见,相比较于探探“简单粗暴”式的交友方式,鱼丸粗面小程序的产品设计,则引导用户更耐心地认识一个人,而非过于心急地匹配。
用户可以基于鱼丸粗面的匹配机制,体验到两类结果:
一种是匹配成功,当你和对方都点击喜欢,则成功,可查看对方微信;
另一种叫做“喜欢我的人”,需要成为VIP才可查看。
对比其他社交产品,如匹配成功,鱼丸粗面可以更快获取对方微信,从陌生人社交模式迁移至熟人社交场景,一是因为双方点击喜欢意味着承诺可进一步接触,二是鱼丸粗面只提供了添加微信唯一一种触达渠道。
(鱼丸粗面小程序与其它社交产品流程对比)
相比于其它社交产品,鱼丸粗面小程序缩短了用户从“陌生人”场景转移到“熟人社交”场景的流程。
3、匿名提问-多面向呈现人物特征
匿名社交的玩法被互联网各种社交产品用来作为增长的利器,因为其消除了提问者的顾虑,同时也满足了人的窥探心,提问成本几乎为0,提问欲望却被无限激发。
鱼丸粗面为匿名提问预设了两个场景:
其一,熟人的匿名提问,用户可将对陌生人的匿名提问页面,主动生成海报分享给微信好友共同交流,其不但可能带来用户增长,也可丰富回答者个人主页。
其二,陌生人的匿名提问,在匹配过程中,遇到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匿名方式将沟通环节前置。
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通过匿名提问,都可更加立体地展示回答者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被提问者完善个人页内容,便于其提升后续匹配精准度。
4、运营方法-增长与促活并存
拉新-鱼丸的拉新采用了三种方式:
1) 邀请好友注册送现金,在双十一期间,鱼丸主打邀请4位好友则送20元现金,前提是好友都通过审核,该种方法有助于规模化获客。
2) 匿名提问,该方法依赖于熟人间的传播,但不属于创新玩法,会有用户对其免疫。
3) 邀请好友注册成为VIP,成功查看“喜欢我的人”,但该方法属于强动机驱动,需在用户量达到一定基础才会有效。
促活-微信建立通道
鱼丸通过审核可让客服添加所有用户的微信,相当于建设了一个权限极大的触达通道,在不考虑伤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几乎可以24小时以私信、朋友圈、甚至拉群的方式连接到用户。
目前鱼丸采用的触达场景是朋友圈,每天精选颜值高的用户,并分组发送到朋友圈,达到用户召回及加强匹配的目的。
从鱼丸粗面看社交供需关系与匹配
交友类社交产品,有两个绕不开的基本问题,一是供需关系的匹配,另一个是如何加强匹配效率。
1、供需关系的匹配
社交也是一种交易行为,社交产品通过匹配供需关系从而促成双方交易,与商品的交易不同的是:商品交易是双边关系,需求方与供给方不是同一批用户;而社交是单边关系,用户既是需求方,也应是供给方。
用户需要供给自身的信息,包含不限于颜值、兴趣、经济条件等。
但凡撮合交易,平台都会遇到冷启动问题。大多平台早期都通过自运营或者花钱补贴方式搞定稀缺方(通常是供给方)。
而社交类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几乎所有的用户都认为自己是需求方而是供给方,男性用户搭讪妹子无果,便会吐槽平台(认识到自己是需求方),殊不知搭讪妹子前需先用心经营自己主页(认识到自己是供给方)。
但凡成功的陌生人社交产品,都会极其注重稀缺方获取(往往是女性)和用户完善自身信息引导。
鱼丸粗面的初始用户引入都是Same用户,以女性为主的Same天然帮助鱼丸粗面解决了稀缺方的获取的问题,在完善自身信息上,鱼丸通过微信客服认证,保证了用户的质量及需求方的安感,但在引导用户展示自我上还需加强。
2、加强匹配效率
匹配效率的提升往往是因为双方的共同点,通常有三个维度:地域、兴趣和年龄,其中地域是最强的匹配维度,因为双方往往有线下见面的诉求,鱼丸粗面在注册和匹配环节,通过用户主动填写及匿名交流等方式,提取这三个要素。
除了上述三点,鱼丸粗面通过邀请好友送现金获得的用户,未来也会对匹配起到一定的帮助。
基于微信生态进行补贴的方式,能促进用户增长,同时还可获得熟人关系链,比如用户A邀请了用户B,用户B邀请了用户C,C作为A的二度人脉有极大概率是有相同地域、兴趣、年龄、收入、价值观等共同点的。
通常来说,熟人关系链越近,共同点也会越多,但两人现实熟知的概率也更大,如何平衡和利用还有待挖掘。
微信里的陌生人社交
微信是熟人场景,鱼丸粗面是陌生人场景。陌生人最终,要么散,要么熟。
小程序做陌生人社交的优势有:
1、基于微信的流量池,通过社交关系裂变,快速获得增长。
2、通过社交流量,解决特定场景的问题。
小程序做社交最大的劣势就是熟人场景和陌生人场景的冲突,用户在微信中较高频的场景是聊天页面,其次朋友圈,都是熟人关系。
所以鱼丸没有像其他社交软件深入聊天的场景,而是强化前面的匹配环节,避开匹配后的沟通,匹配后直接引入微信的熟人聊天场景,从而和微信形成了互补,可以理解为不同玩法的漂流瓶或者查看附近的人。
小程序创业者,往往会陷入App创业的思维惯性,而忘记微信场景特有的价值。微信对于社交产品会带来哪些新的价值呢?是否可熟人关系链提升匹配效率?或基于微信群、朋友圈的数据加强内容建设?还有待尝试验证。
无论未来如何,鱼丸粗面的尝试或许都为小程序社交打开了一扇窗户。
麦兜故事里,老板告诉麦兜木有鱼丸也木有粗面。现实中,希望所有刚过完双十一的单身狗们或许能通过一款社交产品摆脱单身,找到属于自己的鱼丸或者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