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乐信的核心数据都表现出了不错的增长势头,其中其用户数达到2920万,而净利润更是达到历史新高的5.02亿人民币,受财报利好消息影响,乐信一度大涨25%。
对于任何一家互金科技公司而言,用户数是支撑起业务的基础,而促成的借款量,以及在贷余额则是其实际业务发展情况的反应。在乐信的第二季度财报中,其用户数实现了82.9%的同比增长,而促成的借款量则达到了166亿,同比增长68.4%;而在贷余额达到247亿,同比增长97.9%。
在2018年第二季度,乐信的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02亿人民币,利润大幅增长的背后则是乐信金融科技投入所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从历史数据来看,2015年乐信运营支出占在贷余额的比重为17.3%;2016年和2017年这一数字下降至8.9%和5.8%。而到了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再次下降至4.7%。
对于乐信而言,信用成本、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是其主要的成本构成,而前两者一般相对稳定,可调整空间不大,但运营成本往往会有着很大的优化空间,而乐信在金融科技方面此前的重视和投入,也正在运营成本优化方面得到回报。
作为乐信重要的基础业务,乐信旗下的分期乐商城则继续占据着分期购物商城这一电商场景,其在2018年第二季度的交易额(GMV)实现了同比53.8%的增长,而这背后一方面是分期乐商城自身在商品和服务品类方面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用户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业绩向好的背后,金融科技正在进入收获期
业绩持续增长,并且多项数据、尤其是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的背后,金融科技成为了主要的驱动力。
乐信在风控方面, 「鹰眼」智能风控引擎实现了将大量金融弱变量信息,通过模型变成与金融强变量相关的信息,其拥有7500多个风控模型数据变量,几百种模型,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人群,给出不同的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这大大降低了乐信平台促成借款的不良率,且提高了运营效率,符合线上金融贷款客户分散、借款频次高、单笔金额小、全天候借款的特征。
而乐信的另一个金融科技产品「虫洞」则是乐信打通与银行合作的基础平台,其一端连接作为资产端的消费场景,另一端连接作为资金端的金融机构,通过规则和算法实现资产与资金的智能匹配。
这种「场景化运营帮助银行筛选了客户,提升了银行的获客能力」,而作为金融科技服务商,也实现了其金融科技服务的对外输出,使得金融科技不仅仅提升了金融科技公司自身的运营效率,也成为了业绩增长的另一大重要动力。
除了金融科技进入投资收获期之外,在场景端具备优势的金融科技公司的愈加凸显,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蚂蚁金服和淘宝、京东与京东金融,乐信与分期乐,开始影响用户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
根据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分期电商用户行为报告》,分期消费正在成为新生代年轻人主流的消费理念,成为一种经常性消费而非偶发性消费,分期消费的用户也从一线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延伸,从中低收入者向中高收入者转变,而用户分期消费的目标商品也从大件转向小件。如今这种场景端的变化让此前在场景端积累的优势的金融科技企业,快速转化为其业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消费金融下半场,乐信成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外的第三极
业绩向好的另一面则是乐信股价在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前的下跌,这种下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市场因为P2P爆雷事件引发的恐慌性情绪,从而使得实际业务并不相关的乐信躺枪,乐信的核心业务是基于电商场景的消费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
对于这一点,肖文杰有着很清晰的认识,「对风险有敬畏之心,不盲目跟风做风口类产品,新产品投放一步一验证,不追求暴利,健康发展」,这是肖文杰的产品观。而乐信希望做的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用贷款风控模型和资产分级定价平台,让客户筛选变得更加高效,同时利用技术手段降低贷款利率。
低利率并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情,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此前处于风口浪尖上的现金贷类产品,其被人诟病的核心原因就是高利率。但从金融产品设计的角度而言,高利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补高坏账率带来的损失。
而低利率往往代表着更好的坏账管理水平,更低的运营成本,更低的资金成本,贷款利率实际上一家金融服务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在消费金融领域,乐信已经实现了同行业中最低的贷款利率,部分优质用户利率能够达到14%。这一次乐信的股价应该迎来一轮新的上涨。